制冷设备行业现状:机遇、挑战并存 空调、冰箱、冷柜、冷库等等制冷设备可以说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,它对于产品的保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随着冷链市场的发展,制冷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,但是随之而来还有对制冷设备更高的要求,这是制冷设备行业的一大挑战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前景不可估量,这对于制冷设备行业来说又是一个发展机遇。
据权威数据调查结果显示,2013年中国食品潜在冷链物流总额已经达到了3.25万亿元,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只有十几家,营收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680家,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,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%的高速增长,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。随着冷链物流建设的推进,将释放出巨大的冷链设备需求,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前景不可估量。
机遇与挑战并存,业内人士曾指出,现在食品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,尤其是冷鲜市场,好的制冷设备有利于食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。但是,而从目前看,我国制冷行业仍然主要存在三大不足。
一是对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。在工业领域中,我国制冷行业与国外接触算是比较早的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我国就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并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。但到目前,我国制冷行业的技术进步还远远不能满足其他行业发展的需要,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及产品仍不能自主开发。改革开放以后,大量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,而国内产品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开发,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国外产品吞噬。
二是制冷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。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,目前我国制冷行业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。老技工大多数已退休,新的技工人才又补不上来,这种“青黄不接”的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制冷行业的健康发展。因此,专家建议,企业应将那些有独特技能的老技工聘请回来,让他们带徒弟,通过“传、帮、带”,缓解我国技工人才不足的矛盾。
三是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,人才流失严重,国产品牌默默无闻。众所周知,压缩机是制冷设备的最关键部件。但一提到压缩机,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谷轮,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,在市场已深深扎下了根。而国内的生产企业,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好、质量有保证,总喜欢这样告诉用户:我们的产品采用的是美国谷轮压缩机。长此以往,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概念,只有采用了国外压缩机的制冷设备,产品质量才有保障。而国产品牌的压缩机将更无“出头之日”.另一个产品是制冷阀门。目前,我国阀门产品已经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,但在制冷行业国产阀门却难以立足。大多数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几乎说不出国产制冷阀门的生产商,但这些企业却没有不知道丹麦丹佛斯制冷阀门产品的。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,主要是我国在技术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,缺乏资金,“消化、吸收、创新”就是一句空话。另外,国内企业大多存在短期行为,喜欢做见效快的事,而对投入较高,5年或10年后才能收到效益的技术投资往往不积极。在这方面,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别相当大。
对于我国制冷设备企业来说,国内市场固然前景可观,与国外企业相比,还有主场优势,但制冷设备与国外的巨大差距还是难免让人有些低落。如今,经济全球化形势加剧,国外资本和技术力量不断涌入国内市场,制冷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光靠市场优势已经不能很好的发展,只有不断的学习,提高产品技术和创新,才能站稳脚跟。 2015-1-31 8:46:54 浏览人次: 1649 |